云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垂体-肿瘤内分泌疾病

Pituitary-TumorEndocrinopathies

陈康编译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这些良性肿瘤的治疗需要对特定的鞍内疾病进行诊断,并对局部肿块占位效应和外周内分泌疾病进行综合、多学科的治疗。由于肿瘤可产生不同的激素,因此其后果和治疗方法差异很大。

发病机理

分化且表达激素的垂体细胞系可能导致腺瘤,通常伴有自主激素分泌过多。不同的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取决于来源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corticotrophadenomas)导致库欣病,分泌生长激素的生长激素腺瘤(somatotrophadenomas)导致肢端肥大症,分泌泌乳素的泌乳素腺瘤(lactotrophadenomas)导致高泌乳素血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hyrotrophadenomas)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促性腺激素腺瘤,典型者为非分泌性,会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并且通常表现为意外发现的鞍区肿块(图)。

图垂体肿瘤的发病机制

垂体腺瘤源于分化的激素表达细胞或零细胞。临床表型取决于起源的细胞以及是否存在自主的、特定的激素过度分泌。患病率数据是估计值。IGF-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SF类固醇生成因子,Tpit为T-box因子(垂体)。

允许性下丘脑激素和旁分泌促增殖信号导致垂体细胞周期调节障碍,伴有非整倍体、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和细胞衰老抑制恶性转化。尽管GNAS突变(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的刺激α亚单位基因)和USP8突变(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8基因--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分别发生在非家族性生长激素分泌肿瘤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肿瘤中,散发性腺瘤的遗传评估很少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已经增加到5/00,人,这可能是由于提高了认识和改进了诊断成像和激素测定。泌乳素瘤(54/00,人)和无功能腺瘤(42/00,)的相对发病率可能反映了相对于手术和非手术系列的报告偏差,因为大多数泌乳素瘤是通过药物手段治疗的,不会被手术诊断报告中记录。

分类

微腺瘤直径小于0mm。无论细胞来源如何,大腺瘤(≥0mm)可能会侵犯关键的鞍旁血管和神经结构,导致视野缺损,包括双颞偏盲和视力下降,以及头痛。分化的细胞特异性垂体转录因子和激素的免疫细胞化学评估,以及明确的生化、影像和临床表型,确定肿瘤特征和内分泌综合征,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表)。

表垂体腺瘤个体化管理方法

*括号中的激素是腺瘤分泌的激素。CNS:中枢神经系统;CSF:脑脊液;SST2和SST5: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和亚型5。

垂体肿块的评估应包括磁共振成像和视野检查,以准确定位肿瘤和评估局部压迫性肿块的影响。应评估激素分泌过多情况,以区分非分泌性和分泌性肿瘤(表2),并应检测垂体储备功能。

表2诊断分泌激素的垂体肿瘤的测试*

*IGF-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手术切除的腺瘤中约有30%具有持续或进行性的术后生长长达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有局部浸润且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增加。在一项研究中,50个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有40%以上表现为海绵窦侵袭。特别容易侵袭性生长和复发的肿瘤包括那些由稀疏颗粒状生长激素、静寂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促皮质激素Crooke氏细胞肿瘤(CK20阳性非肿瘤细胞,具有突出的胞质透明环,取代促性腺激素细胞正常嗜碱性颗粒)引起的肿瘤,以及中老年男性的泌乳素瘤。

垂体癌非常罕见。它们占垂体肿瘤的不到0.5%,对替莫唑胺的反应不一。

管理

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包括经蝶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具体取决于腺瘤的类型(表)。可能需要序贯或组合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常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0mm的肿块、具有鞍外延伸或中央压迫特征的肿块,以及持续的肿瘤生长,尤其是在视力受损或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切除可以减轻重要结构的压迫并逆转受损的垂体激素分泌。缓解的预测因素包括外科医生的经验、相对低水平的分泌激素(如果激素水平有升高)和小肿瘤。术后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如尿崩症和脑脊液漏。大约0%的患者在手术后0年内复发。术后持续性肿瘤可能反映不完全切除、海绵窦肿瘤组织无法切除或激素分泌肿瘤细胞的硬脑膜嵌套。

放射治疗,通过传统的外照射或质子束技术,或需要局部专业知识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实施,通常作为对药物治疗有抵抗或不受手术控制的肿瘤的治疗方式。肿瘤生长通常会在几年内停止,而腺瘤衍生的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在最初几年持续。在大多数患者中,垂体功能减退会在放射治疗后的0年内出现,因此需要终生进行激素替代。少数情况可观察到视力下降和新的颅神经麻痹。一项研究发现,常规垂体照射后,脑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了4.42倍(95%CI,2.7至7.22),观察到6例死亡,而预期死亡为3.6例。

遗传综合征

垂体腺瘤可能与几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综合征有关。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型与垂体腺瘤、甲状旁腺和胰岛肿瘤相关,较少见的是类癌、甲状腺和肾上腺肿瘤。McCune-Albright综合征的特征是多骨纤维发育不良和皮肤色素沉着,伴有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高泌乳素血症和肢端肥大症。在儿童期或青年期易患生长激素瘤的家族中,报告了罕见的家族性垂体腺瘤病例,其中约25%的肿瘤与AIP(芳香烃受体-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的种系突变有关,这在散发性腺瘤中并不常见。Carney综合征包括垂体腺瘤伴良性心脏粘液瘤、神经鞘瘤、甲状腺腺瘤和色素性皮肤斑点。

非分泌腺瘤

主要的诊断考虑是鉴别非分泌性或分泌性腺瘤,及非腺瘤性病变。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诊断。虚线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的选项。

虽然一些病变可能表现为非分泌性鞍区占位(图2),但这些非分泌性肿瘤大多数是促性腺激素谱系肿瘤。这些腺瘤表达分化的激素产物和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但由于相应的外周血激素水平没有升高,因此腺瘤与全身综合征表型无关。真正的零细胞腺瘤不表达激素基因产物。

图2对表现为非分泌性垂体肿块的患者的诊治途径

主要的诊断考虑是将非分泌性或分泌性腺瘤与非腺瘤性病变区分开。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诊断。虚线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的选项。

临床特征和诊断

非分泌性性腺瘤可能多年未被发现,通常由于局部肿块效应或性腺机能减退而被诊断,或者被偶然发现。视交叉压迫导致逐渐的、进行性的视力障碍,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和性腺功能减退。在一项涉及名连续的非分泌腺瘤患者的研究中,名患者为大腺瘤,66名患者为巨大腺瘤(直径4cm),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头痛或视力障碍。约0%的非分泌腺瘤患者存在垂体卒中(其特征是突然出现眶后疼痛、意识改变、眼肌麻痹,并最终因垂体出血或梗死而丧失视力。

极少数情况下,循环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卵巢过度刺激或睾丸体积增大。然而,不易解释的是,(持续)高促性腺激素水平通常应下调性腺轴。

某些临床静寂性肿瘤可表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生长激素但不分泌,这种情况占非分泌性肿瘤的20%。通常在诊断出非分泌性大腺瘤切除后,通过组织学评估和适当的免疫染色来确认诊断。这些静寂性肿瘤生长活跃,没有明显的皮质醇增多症或肢端肥大症的特征,但它们的形态学特征可能与分泌性腺瘤的特征难以区分。对4项研究的系统回顾,共涉及名因静寂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显示在超过5年的随访期内,3%的腺瘤复发。

处理

约65%的患者实现了非分泌性大腺瘤的完全切除,80%的患者恢复了视觉功能,垂体功能低下(如果存在)的患者约有50%出现逆转。术前肿瘤侵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术后持续性或复发性肿瘤的风险,以及是否需要辅助放疗和再次手术。在一项多中心分析中,放射外科与高肿瘤控制率相关,该分析涉及52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2%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衰竭。在一项对名患者肿瘤生长速率的回顾性分析中,平均随访时间为5.9年,36%的患者在手术后复发,而仅3%的患者在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后复发。

20年美国内分泌学会指南(JClinEndocrinolMetab20;96:-.)建议定期进行垂体磁共振成像、视力评估和垂体功能检测,并建议预防性放疗以防止术后肿瘤复发或进展。在个偶然发现的垂体腺瘤中,其中,个微腺瘤中的0%以及49个大腺瘤中的20%在长达8年的随访中增大。因此,建议对稳定的、非分泌性的微腺瘤和相对较小的大腺瘤预期进行观察。术前或新出现的术后垂体功能衰竭可能是隐匿的。在一项涉及名患者的研究中,垂体功能衰竭,尤其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与总体死亡率过高相关(标准化死亡率,4.35;95%CI,.99至8.26),基于2.例的预期死亡与实际观察到的9例死亡(P0.00)。

分泌泌乳素的腺瘤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分泌性肿瘤,占所有垂体腺瘤的60%和女性垂体腺瘤的75%以上。泌乳素微腺瘤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0:,通常稳定且生长缓慢,诊断后持续生长的病例不到5%

临床特征

大多数垂体占位伴有血清泌乳素水平超过50ng/ml(参考范围,20)的患者被发现为泌乳素瘤(图3)。泌乳素水平超过ng/ml通常是大泌乳素瘤的诊断标准,肿瘤质量通常与血清泌乳素水平相关。34侵袭性大泌乳素瘤(0mm直径)占肿瘤的不到5%,其特征是泌乳素水平非常高(ng/ml),男女比例为9:。在一项涉及45名男性和5名女性泌乳素瘤患者的研究中,男性的肿瘤比女性的肿瘤大(平均±SD为男性26±2mmvs.女性为0±mm),且生长更具侵袭性,男性的平均血清泌乳素水平为±ng/ml,女性为±74ng/ml。

图3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方法

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挑战是在着手进行全面的垂体成像和检查之前,要排除继发性,非垂体原因。秸秆的作用是由于非分泌性鞍质导致的垂体秸秆受压,从而抑制了抑制性多巴胺从下丘脑向垂体催乳素分泌细胞的传递。

持续升高的泌乳素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导致闭经、月经或与女性不育相关的黄体期缩短,以及男性性欲低下、阳痿、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大约50%的女性和35%的男性有溢乳,而且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都降低,这通常与性激素缺乏和脊椎骨折风险增加有关。

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主要由妊娠、泌乳素瘤、药物、胸壁损伤和垂体柄多巴胺转运的功能性或机械性中断引起。大约30%的肢端肥大症患者泌乳素水平升高。

应测量所有鞍区肿块患者的泌乳素水平;相反,高泌乳素血症如不是由妊娠或接触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应促使进行垂体成像排除垂体肿块。在高泌乳素血症伴脑垂体肿块的患者中,多巴胺激动剂不能使肿瘤缩小可能提示垂体柄受压,这是由于非分泌性鞍区肿块阻断了抑制性多巴胺从下丘脑的传递,导致泌乳素控制中断;这就是所谓的垂体柄效应(stalkeffect)。

处理

泌乳素水平应正常化,恢复性功能和生育力,停止溢乳,消除或减少肿瘤块,同时保留垂体功能。低骨密度问题也应解决。

泌乳素瘤理想情况下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多巴胺激动剂可以降低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溴隐亭很少使用(国内常用,因无卡麦角林等),因为它需要每天给药。一项研究表明,在名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中,37名妇女每周服用-2次剂量为0.5至mg的卡麦角林,可降低83%的泌乳素水平,该药物可恢复排卵周期和生育能力,且副作用少。在大约65%的泌乳素大腺瘤患者中,治疗使泌乳素水平正常化并减少肿瘤体积。但高达5%的患者对最大剂量多巴胺能药物无反应(即泌乳素水平不正常,肿瘤缩小50%)。泌乳素水平正常但肿瘤缩小不充分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或放疗。

在超过2年的治疗后如果效果好,并且在严格排除肿瘤侵袭的可能性时,可尝试剂量逐渐减少并停用卡麦角林,但高达20%的患者会再现高泌乳素血症。

高达50%的患者报告了卡麦角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鼻塞、抑郁、指血管痉挛、体位性低血压,在极少数情况下还包括脑脊液漏。情绪障碍、精神病恶化和冲动控制不佳是也是罕见影响。用于治疗泌乳素瘤的低剂量卡麦角林似乎不会使患者有发生临床上显著的心脏瓣膜疾病的风险,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随访34个月的92名患者中未观察到瓣膜病变。因为20%的患者报告了无症状的轻度三尖瓣反流,所以那些使用卡麦角林治疗并出现心脏杂音的患者应接受心脏评估。

在总共涉及名微泌乳素瘤患者的3个手术系列中,经蝶窦切除可使7%的患者泌乳素水平正常,并且当由高容量(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切除时,初始治愈率可能超过90%。大约50%的泌乳素大腺瘤缓解,而持续的术后高泌乳素血症由肿瘤残余引起。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长期风险使临床医生不愿意选择手术作为泌乳素大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侵袭性、多巴胺激动剂抵抗的泌乳素瘤可能需要不止一次手术,并同时持续给予高剂量卡麦角林。对治疗有抗性的大泌乳素瘤患者可考虑放射治疗。

在怀孕期间,垂体扩张,尤其是在泌乳素大腺瘤的情况下,可能会威胁视野。当视力受到威胁时,应考虑预防性经蝶窦切除术。当证实怀孕时,应停止多巴胺激动剂治疗。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的发病率约为0/00万人,是由分泌生长激素的生长激素瘤引起的。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水平与显著的躯体和代谢功能障碍有关。致密颗粒状的生长激素腺瘤可隐匿出现,而稀疏颗粒亚型在年轻患者中出现,其特征是侵袭性生长和菜花状疾病。在极少数情况下,垂体外肢端肥大症由神经内分泌肿瘤产生生长激素或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而发生。

临床特征

大约70%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在诊断时有侵袭性大腺瘤。共存的情况包括头痛和隐匿的肢端和软组织变化。肢端肥大症诊断可在症状出现后平均延迟约0年。患者可能首先寻求牙科、骨科、风湿病或心内科诊治。在一项研究中,名患者中约有20%因面部外观改变、四肢增大或两者皆有而寻求诊治。其他特征包括鞋或指环尺寸增大、声音加深、腕管综合征、多汗症、额骨隆起和粗糙油性皮肤。前突导致切牙分离和下颌咬合不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过度打鼾是肢端肥大症未控制的标志。据报道,约70%的患者患有关节病,包括多关节关节炎、骨赘病、背侧后凸畸形和脊椎骨折。同时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左心室功能障碍,主动脉根部直径增大。尽管进行了生化控制,但心血管疾病可能会持续存在。生长激素诱导胰岛素抵抗,伴有葡萄糖耐受不良,与一般人群的对照组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风险比HR,4.0[95%CI,2.7-5.8);每千人比率为2.例[95%CI,9.0-6.4]vs3.4例[95%CI,2.9-4.])。约30%的患者泌乳素水平高,常伴有溢乳。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65名患者中有32%发现结肠息肉,估计相对风险为6.2(95%CI,4.08-9.48)。涉及2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癌症发病率增加,总体标准化发病率比为.5(95%CI,.2-.8),主要由结肠直肠癌、肾癌和甲状腺癌构成。然而,根据已经公布的指南(NatRevEndocrinol;4:-6.),结肠镜检查应该在诊断时进行。

一项为期20年的研究显示,名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名对照组(肢大3人死亡[34%]vs.对照人死亡[27%];优势比OR为.6;95%CI,.2至2.2)。肢端肥大症相关的死亡是由心血管、呼吸和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近年来癌症也被报道为死亡原因。持续升高的生长激素和IGF-水平、糖尿病、高血压、老年、垂体照射和肾上腺功能不全治疗不当都是导致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巨人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由于骨骺闭合前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该疾病可能与种系AIP突变、McCune-Albright综合征或嗜酸干细胞腺瘤有关;X连锁巨人症的特征是Xq26.3染色体微重复,导致巨人症加速和肿瘤GPR0(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基因)过度表达。需要进行手术并辅助生长激素抑制治疗,以维持缓解并防止组织长期暴露于过量生长激素和IGF-。

诊断

IGF-水平在相应年龄范围中升高对肢端肥大症具有高度特异性,并与疾病活动性指标相关。腺瘤生长激素分泌的脉冲性使随机检测生长激素的诊断不切实际。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使用超灵敏方法来记录75克葡萄糖负荷期间0.4ug/L的最低生长激素水平,从而确定诊断。生长激素水平与IGF-水平呈对数线性一致。术后,尽管控制了生长激素分泌,IGF-水平可能会持续升高数月。

处理

肢端肥大症的综合治疗目标包括切除或控制垂体块,抑制生长激素和IGF-高分泌,并在维持垂体前叶功能的同时防止相关疾病的进展。在3项涉及08名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的研究中,73%的微腺瘤患者和6%的大腺瘤患者实现了生长激素分泌和IGF-水平的控制。然而,侵袭海绵窦的大腺瘤患者在手术后总是表现出持续的生长激素高分泌。在一项涉及37名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的患者的研究中,59%的患者出现生化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38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7个月。

已有报道轻症患者应用多巴胺激动剂,并且在一些对生长抑素治疗有抗性的疾病患者中,加入卡麦角林可以使IGF-水平正常化。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奥曲肽和兰瑞肽结合SST2(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对涉及名用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治疗的患者的9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56%和55%的患者中,生长激素分泌和IGF-水平得到全面控制。在4项研究中涉及名患者的荟萃分析中,53%的患者肿瘤质量减少。增加剂量和注射频率可增强疗效。软组织肿胀和头痛通常会消失,睡眠呼吸暂停减轻,左心室功能改善,但高血压可能会持续。肿瘤SST2表达、致密颗粒性肿瘤和MRI上T2加权低信号是治疗反应性的重要标志。大约30%的患者出现短暂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稀便和恶心。尽管胆囊炎非常罕见,但高达25%的患者会出现胆囊淤积。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也会发生。奥曲肽和兰瑞肽一般不会破坏葡萄糖体内平衡,但帕瑞肽(一种长效六肽生长抑素多受体配体)会导致约60%的患者出现高血糖症和新发糖尿病。

培维索孟(Pegvisomant)是一种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外周生长激素作用和随后的IGF-生成,对生长抑素受体配体耐药的患者和高血糖症患者有用,因为该药物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一项监测研究显示,名患者中有63%的患者控制了IGF-。副作用包括肝转氨酶水平升高、注射部位炎症和脂肪营养不良。生长激素受体导向的培维索孟联合垂体导向的生长抑素受体配体的生长激素轴阻断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更有效。

治疗方法在治疗个体化、以及生长激素和IGF-最大化控制方面各有利弊(表)。应监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包括焦虑。对并存疾病的管理,尤其是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血糖水平升高,对于降低死亡风险非常重要。

库欣病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corticotrophadenomas)占垂体肿瘤的5%,发病率为每00万人.6例,通常较小(直径约6mm),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5至0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约占库欣综合征病例的70%,其他病例包括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以及产生皮质醇的肾上腺病变。

临床特征

典型的库欣样特征包括满月脸伴皮肤薄、紫纹和容易瘀伤。还可观察到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月经紊乱和骨质疏松,以及近端肌萎缩和无力、痤疮、多毛症、抑郁症、精神病和易感染。

这种疾病可能是惰性的或临床上显著的,如果控制不当,死亡率很高。在一项涉及名未选择患者的研究中,总体标准化死亡率为2.5(95%CI,2.至2.9),观察到33例死亡,而预期死亡为54例;心血管疾病是大部分超额死亡的原因。生化缓解患者的死亡率也有所上升(标准化死亡率,.9[95%CI,.5至2.3]),观察到89例死亡,而预期死亡为47例。其他死亡原因包括感染和自杀。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和严重肌病的快速发作的皮质醇增多症提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位肿瘤来源,通常与高血压和低钾性碱中毒有关。

诊断

库欣病的准确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大约40%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在影像学上不可见,而在普通人群中至少有0%的人有小的、临床上无症状的微腺瘤。因此,该疾病可能被过度诊断,特别是因为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与其他更常见的疾病重叠,包括肥胖症、高血压、葡萄糖不耐受和骨质疏松症。

病理性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是建立在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同时有可重复的证据包括在晚上点服用mg地塞米松后,不能在早上8点将血浆皮质醇抑制到.8ug/dl以下的水平,或者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和午夜唾液皮质醇值升高。基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通常过高,促糖皮质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将垂体肿瘤与异位来源区分开来。

由于反复检测尿游离皮质醇和午夜唾液皮质醇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能需要对双侧岩下窦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进行取样以确认诊断。在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激素之前和之后,中枢到外周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梯度超过2,可明确定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来源,敏感性超过95%。

处理

推荐将选择性经蝶窦腺瘤切除术作为库欣病的初始治疗方法,约75%的患者症状缓解,约0%的患者复发。尽管更彻底的手术提供了完全切除腺瘤的可能性,但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且全切除更有可能导致垂体损伤。放射治疗可能控制该病,但这种治疗的疗效会延迟几年,约30%的患者复发。

肾上腺切除术可以立即逆转皮质醇增多症。然而,需要肾上腺激素的终身替代。接受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也有肾上腺危象和Nelson综合征的风险(垂体增大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的进展,通常具有侵袭性生长模式)。

肾上腺靶向药物治疗可提供临床和生化方面的改善,但这类治疗的大多数研究尚未得到严格控制,且结果往往不一致。肾上腺类固醇生成抑制剂可阻断皮质醇增多症,但不能靶向垂体肿瘤。酮康唑是一种抗真菌咪唑,可使50%患者的尿游离皮质醇水平正常化。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低睾酮水平、可逆的肝酶水平升高,以及罕见的肝毒性。在大约50%的患者中,甲吡酮(Metyrapone,美替拉酮)可控制尿中游离皮质醇水平,但累积的类固醇前体可能导致痤疮、多毛症、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米托坦是一种抗肾上腺药物,主要用于肾上腺癌。米非司酮,一种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手术失败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中与库欣综合征相关的高血糖症。由于米非司酮阻断了皮质醇的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尿游离皮质醇水平升高。肾上腺功能衰竭、低钾血症和阴道出血过多可能限制这种药物的使用。

垂体靶向药物包括高剂量卡麦角林(mg/d),这种药物可以控制高达30%的患者的皮质醇增多症,尽管其治疗效果往往无法长期维持。帕瑞肽阻断腺瘤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约40%轻度疾病患者的尿游离皮质醇水平正常化,并改善临床特征。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糖。

促甲状腺素分泌肿瘤

分泌促甲状腺素的肿瘤约占垂体腺瘤的%,导致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或不适当地抑制,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或升高。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化控制,需要切除和辅助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