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整合医学分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硬化分会委员暨国际动脉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分会/肝病分会常委,中华肝病学会委员/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内科学分会常委/消化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器官纤维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不同地域间该疾病的表型可能存在差异。遗传因素、表观遗传修饰、肠道菌群状态都会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方法和血清标记物可以用于该疾病的无创性诊断,但它们都不能替代肝活检来诊断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NASH)。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被推荐用于治疗NAFLD,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逐渐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S)在肝脏的表现。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将该疾病定义为肝活检证实超过5%或磁共振氢谱证实超过5.6%的肝细胞存在脂肪变,同时要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血色素沉着病、Wilson病等慢性肝脏疾病,使用可导致肝脂肪变的药物,以及过量酒精摄入。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后者涵盖了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一系列疾病谱。

01流行病学

近几十年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NAFLD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25.24%(95%CI:22.1%-28.65%),其中南美洲和中东地区最高,而非洲最低。中国人群的NAFLD患病率约为15%(6.3-27.0%),虽然香港的研究发现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群患有NAFLD,但伴随进展期纤维化的比例只有3.7%。在亚洲NAFLD患者中,NASH的患病率在有肝活检证实的为63.45%(95%CI:47.68-76.79),无肝活检证实的为6.67%(95%CI:2.17-18.73)。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不伴有肥胖的NAFLD患者并不罕见。在对一个不伴有肥胖的中国人群持续5年的随访中发现,NAFLD的发病率有8.88%,这与西方国家的NAFLD表型存在一定差异(5)。有研究报道,不同种族的身体成分组成比例,以及载脂蛋白3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因素导致了亚洲人群对NAFLD的易感性。

HCC的发病率在NAFLD患者中较低,为0.44/人年(95%CI:0.29-0.66),在NASH患者中为5.29/人年(95%CI:0.75-37.56)。而在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和HCC患者中,NAFLD/NASH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病因。有研究证实大约63.3%的隐源性肝硬化病例与NAFLD相关(8)。一项日本的研究发现在个HCC病例中,有17例(5.3%)为NASH相关或不明原因,而大部分的NASH相关HCC患者不伴有肝硬化或者肝硬化Child评分A级。在隐源性肝硬化和HCC患者中,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很常见。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