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建立互联网云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实施分级诊疗,医院,小病和康复回社区,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提高危急重病救治成功率……近年来,江苏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记者来到江苏医改试点市常州、苏州、张家港进行采访,感受百姓看病就医的巨大变化。

“影像云”平台,患者可空着手来看病

前不久,家住常州市金坛区的王女士因为头昏和视物模糊就医,医院CT、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病情比较严重——脑子里长了个瘤子,医院手术治疗。

11月4日一早,王女士就和家人来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但由于走得匆忙,到了常州才想起原先做的CT、核磁共振片子都忘记带了。她正心怀忐忑时,只见专家直接从电脑里调出了她在医院做的所有检查资料,并告诉她直接可以根据这个片子进行手术,不需要重复做核磁共振、CT片子等检查了。同时,还让王女士安心的是,这里还有“预住院”模式,手术前必要的检验检查在门诊就可以完成。11月8日王女士按照商定的时间顺利入院,次日就接受了经鼻的垂体瘤微创切除术,术后5天平安出院回家。

原来,王女士所有检查资料已经被输入“影像云”平台了。据介绍,去年5月,省卫健委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影像平台建设试点,目前共有8个市(南京、徐州、苏州、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宿迁)家医疗机构纳入试点范围。“影像云”平台的数据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质控、统一调阅、统一互认、统一开发使用,检查结果医疗机构互认。

“有了‘影像云’平台好处多多。首先,患者就医更便捷,甚至可以‘空’着手来看病,医院要带着病历、CT片、磁共振等一堆资料。”医院副院长刘琰介绍,其次,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提升了诊断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了病人满意度。“我们从去年初起,就取消了打印实体胶片,病人可在手机或电脑上查看自己CT片、磁共振检查结果。全年仅此一项,就少打印了21万胶片,约为患者节省费用万元。”

刘琰表示,“影像云”平台可以助力卫生健康部门实现智慧化的监管,对医疗机构开展影像检查的监管工作更加精细、实时、高效。此外,影像平台将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汇聚起来,也为健康管理、精准医疗、医学科研、医药产业发展等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据省卫健委体改处处长刘益兵介绍,“影像云”平台是江苏加快智慧健康体系建设一个方面。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全省统一医疗卫生数据交换网络,形成省数据中心与设区市、县(市、区)、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并广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自年8医院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医院家,准入执业人员2.5万名,累计服务量(开展在线复诊、医疗服务咨询等)万人次,开具在线处方89.3万张。

上车即入院,“五大中心”抢救生命分秒必争

“您好!我是,车内接到一位中年女性患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怀疑脑卒中,请做好抢救准备……”“收到,请把病人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发来!”这一问一答的场景,是近日苏州急救车上医护人员与苏大附一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对话。

当天早上,患者陈女士的家人怎么也叫不醒她,并发现她口角歪斜,于是马上拨打了。20分钟后,陈女士被送进苏大附一院急诊室。检查发现她大脑内一根动脉血管被完全堵塞,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迅速为她采取了溶栓、取栓等急救措施,术后陈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得救了。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陈女士,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是大病初愈。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蔡秀英医师告诉记者,脑卒抢救大脑必须分秒必争。由于在路上就将陈女士相关医院,病人“上车即入院”,为医院及时抢救节省了宝贵时间。陈女士治疗及时,因此恢复得很快,从入院到能下床走路还不到一周时间。目前她正在接受康复训练,预计很快就可回家。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等具有起病急、病(伤)情危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为此,近年来,江苏探索加强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工作,医院为龙头、医院为依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建立起了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高速公路”。

这些“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为老百姓打造了一艘规范救治的“诺亚方舟”和一张保障生命安全的“救命网”。

据介绍,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胸痛、卒中、创伤救治中心各7家,孕产妇救治中心16家,新生儿救治中心14家,建成区域级胸痛救治中心9家、创伤救治中心9家、卒中救治中心6家;各市建成市级胸痛救治中心57家、卒中救治中心62家、创伤救治中心60家、孕产妇救治中心24家、新生儿救治中心24家。依靠救治中心的建设,有效节省抢救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

提升基层能力,九成疾病解决在县域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服务能力水平,“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康复回社区”,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前不久,家住张家港市晨阳镇刘女士的12岁儿子,被电动车撞骨折后,送到医院手术。仅用了一周,孩子就出院了。刘女士说,孩子骨折这么大的手术过医院就诊,如今在家门也能做手术了,又方便又快捷。

医院党委书记高嵘说,他们院与北京、上海、医院专家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经常邀请他们在网上会诊、授课等,医院建立起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与此同时,医院接受治疗的65岁肝癌患者包大爷告诉记者,他是年体检时查出肝癌的,医院去化疗,而现在就在家门口也能进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方便、省事,还节省不少费用。

“医改的目标是让老百姓看上病、便宜看病、看好病,而提高看病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张家港市卫健委主任於海良说,近年来张家港市大力营造引才、留才软环境,积极开展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过去老百姓通常要到北京、上海就诊的肿瘤、心脏病、小儿疾病等,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诊,县域内就诊率超过九成多。为此,年张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市)。

据刘益兵介绍,目前,江苏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县域内就诊率分别达68.75%、93.94%,较年提高14.5、7.64个百分点。全省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分别达69.73%、70.59%,同比提高4.84、4.97个百分点;98%的县区实现健康档案向签约居民开放。截至年底,全省建有医联体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个、县域医共体个、专科联盟个、远程协作网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仲崇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