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一直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而随着环境、心理等因素变化,现在脑出血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32岁的患者周先生,就因为突发丘脑出血,昏迷偏瘫一个多月,生命危在旦夕。医院(南京医院)神经外科赵鹏教授团队借助神经内镜微创技术,在患者脑中成功清除血肿并成功打通生命线,助患者逐渐康复。

长期熬夜+情绪激动或成出血主因

周先生是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工作人员,平时工作节奏快,生活不规律,此次为了公司一个新项目,保持着长期熬夜的状态。在三个月前,周先生感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起初以为是缺乏睡眠导致,休息三天后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出现昏迷失语,无法自主进食,医院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丘脑出血,虽治疗了但病情持续恶化,周先生的出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逐渐出现脑积水后陷入昏迷,上肢尤其是左手因为持续性肌张力增高,肘关节弯曲不能伸直导致畸形,并随时有生命危险!周先生家属带着最后的希望转至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赵鹏教授为周先生查体后发现,该患者低烧,神志昏迷,双瞳不等,右侧反射消失,双上肢肌张力增高,左侧上肢持续屈曲状态,不能缓解。头部右侧侧脑室外引流管一根在位。判断其为丘脑出血,还有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可能。

赵鹏教授表示,丘脑出血往往急性起病,病情重,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如果未经及时治疗往往遗留肢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周先生此次突发疾病,很有可能与他工作性质相关,长期熬夜加上压力大、情绪激动等原因,这些可能共同诱发了大脑内小动脉的破裂,出血后的血肿如果无法清除,会在颅内引发脑积水,而引流术后也有可能在颅内引发感染,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

患者瘫痪在床

借助神经内镜深入“脑海”清除血肿

因为丘脑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而且周先生除去功能障碍外还有极高的脑室感染风险,需要尽快拔除侧脑室外引流管。赵鹏教授在汇报科主任尤永平教授后,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年纪较轻,开颅手术损伤较大,决定采用微创的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治疗,目的是清除血肿,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拔除侧脑室外引流管,避免颅内感染发生。

赵鹏教授团队手术中

近日,周先生接受了微创手术,手术团队采用经幕下小脑上入路直达丘脑后部清除血肿,术中去除中脑导水管压迫并进行三脑室造瘘,解除了梗阻性脑积水状态。此外还顺利拔除了侧脑室外引流管,转腰大池引流,后续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

赵鹏教授解释,大众可能对常说的胃肠镜比较熟悉,其实神经内镜手术原理也较为类似,只需在入路位置开一至两个钥匙孔大小的孔,用硬性内镜或软性纤维内镜深入患处操作,手术全程创伤少、时间快、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类型的颅底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岩斜区脑膜瘤等,相对于传统的显微镜手术有绝对的优势。

术后恢复下地行走能力

专家提醒:年轻人需警惕不良生活习惯

术后10天,周先生状态持续改善,眼神能交流,复查CT提示血肿吸收理想。后经过5周的康复训练,周先生逐渐恢复自理能力,行走正常,上肢能完成系鞋带等精细运动,后复查CT提示血肿吸收,无脑积水,达到康复出院的标准。

上肢恢复精细操作能力

赵鹏教授提醒广大市民,丘脑出血属于脑出血的一种,发病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恶心症状。另外还可能出现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以及出现语言不清、口角歪斜、饮水呛咳等症状,通过颅脑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目前天气寒冷,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种种迹象表明,脑出血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广大市民要警惕不良生活习惯,重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自我监测,避免长期熬夜、防止过度劳累。

通讯员侯雨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