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9259.html

五、凉肝清脑类

1.夏枯草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火,降血压,散郁结之功。苦能泄热,寒能清热,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烦躁不寐,便秘脉弦等证,多与石决明、菊花等相伍,素有肝家要药之称。《滇南本草》曰:“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疠周身结核。”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直接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活性引起的收缩反应,且含丰富钾盐,与双氢克尿塞合用,既不需补钾,降压效果又大为增强。临床广泛用于高血压I、Ⅱ期病人见肝阳上亢,肝火上冲者,可平亢缓急,降低血压,稳定病情,预防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另外,本品亦是治疗瘰疬,瘿瘤的要药之一。

2.钩藤

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常用于治疗肝经风热之惊痫抽搐,是息风止痉要药、多与天麻、石决明,全蝎及滋阴之品配伍。本品虽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宜用,然风火之生,多因肾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故在补阴之品中合以钩藤,风火易散,若全不补阴,仅一味钩藤,祛风散火,则风不能熄。本品还用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之头胀头痛,头晕目昡等证。

现代研究认为有较强的镇静、抗惊厥作用,减轻脑组织自身损伤,并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本品活血化瘀抗凝血作用亦较显著,近年来临床用于防治脑血栓形成取得较好疗效,钩藤生物碱还可治疗脑动脉硬化。

3.天麻

天麻,甘、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健脑益智之功,常用于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等证,为治肝风内动要药。古称天麻为“定风神药”,“眼花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李时珍亦云,“补益上品,天麻第一。”用于惊痫抽搐,不论寒证,热证,皆可配合运用。配钩藤、羚羊角、全蝎等治小儿急惊风,配南星、防风、白附子治破伤风,四肢痉挛。

现代研究认为天麻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并有较强镇痛作用,故临床还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血神经管性头痛等。其改善脑血流灌注和脑微循环,促进脑细胞新陈代谢,治疗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站立不稳,耳鸣如蝉,中风偏瘫,肢体麻木,行动迟纯,失眠健忘、心惊怔忡等证。

4.土茯苓

味甘、淡、平。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之功效。据早年临床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煎服。治疔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转阴率可达90%上下,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本品配以甘草水煎服,对钩端螺旋体防治有效。用以提取煎液或注射液亦可作预防麻疹之用,同时以本品煎液或保留灌肠对急性细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肾炎用后退肿效果好,小便增加。由于本品解毒功能甚强,故可专治一切杨梅毒疮,关节疼痛,及毒火上行,咽后痛溃,一切恶症。

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能解汞中毒。

5.益母草

益母草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之功,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斜等证。本品还是妇科要药,用于妇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经行不畅,小腹胀痛,经闭,产后淤阻腹痛,恶露不尽。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可改善全身微循环,提高机体耐氧能力,并可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抗凝,促纤溶,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形成。本品利尿、降压,扩张冠状动脉,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良药。还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可增强血液供给,缓解疼痛,促进肢体病变修复,治疗脱疽,痹证,临床常用于雷诺氏病、动脉硬化闭塞证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珍珠母

珍珠母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咸能入肾、寒能清热,常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烦躁、失眠等证,多与白芍、生地等相伍使用。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降低血压,减少脑出血发生,抑制病情发展。本品素有安魂定魄上品之誉、《本事方》载珍珠母治“魂散不守,忧如惊悸。”对神经衰弱之不寐、焦虑,抑郁、疲劳有显著疗效。还可增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对缺氧的大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小儿惊风。珍珠母还有促智作用,对智能不全儿童不但可使其兴奋冲动、恐惧不安好转,智力也有显著改善。对老年人亦可增进记忆,影响垂体一—一性腺轴功能,健脑延年。

7.水牛角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定惊之功,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的壮热不退,神志昏迷,谵语狂躁,抽搐惊厥,肌肤发斑,舌质紫暗等证,《日华子本草》曰:“治热毒风并壮热。”多与连翘、玄参、石膏等药相配。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有良好的解热镇静作用,对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因高热、缺氧、中毒、脑水肿引起的神志淡漠或昏迷,谵妄抽风有显著疗效,并能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稳定内环境,动员机体抗病能力,发挥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本品为犀角的代用品,用量宜大,方可获效。

8.玳瑁

味甘,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醒脑定志功效。临床常用于热病烦躁、神昏谵语、惊痫、以及中风阳亢火盛所致的壮热、神昏、谵语、痉厥,以及中风阳亢的症候,均可应用。本品常与牛黄、麝香、冰片、朱砂及石决明、羚羊角、钩藤伍用。《本草纲目》曰:“解痉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寒热、狂言。”

现代研究:本品配以丹砂、雄黄、白芥子、麝香及安息香对治疗中毒性休克、急性脑梗塞均有神效。

9.羚羊角

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醒脑明目之功。常用于惊风,癲痫所致的手足抽搐等证。本品擅长息风,又长清热,为治肝风内动,热极生风之要药。若与钩藤、菊花、生地相伍,效力尤甚。亦可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谵语、躁狂等证,王孟以本品及犀角合白虎汤,治温热病热入营血甚为有效。

现代研究认为羚羊角不仅具有很强的解热、抗菌、抑毒作用,而且有镇静,抗惊厥,改善脑细胞代谢作用。临床多用本品治疗中风、高热、惊厥、流脑、乙脑等。

本品还可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目赤,有显著的平肝潜阳作用。《本事方》谓羚羊角治“一切头旋”,现已证明,本品能降低血压,有效率达80%左右,使脑血流图波幅增加,重搏波改善。流入时间缩短,主峰角变短,改善脑血流障碍。

10.生龙骨

生龙骨,甘、涩、微寒,归心、肝经。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之功。常用于治疗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以及阴虚阳亢所致的烦燥易怒、头晕目眩等证。多与牡蛎、远志、代赭石配伍。《千金方》载龙骨治“好忘”,《本草求真》亦云:“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含有多种元素,改善脑细胞代谢有益,可用于脑功能紊乱所致的脑病。

11.石决明

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心烦不寐,肢体麻木,常与生地、白芍、夏枯草、钩藤相伍使用。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具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表现的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证候,以及防治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均有较好疗效。本品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可补充缺失,恢复平衡,有利于调整脑代谢,治疗脑功能紊乱。

12.大黄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解毒之功。常用于治疗热积便秘,在许多热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脑,乙脑,中毒性菌痢,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中出现便秘,高热,神昏,谵语等实热证。大黄荡涤积热,泻毒逐秽,能减轻机体中毒,保护内脏(脑),截断病理恶性循环,是一种有效的发病学治疗措施,对于调动机体抗病能力,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缓解有益。

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膜炎病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呕吐烦躁昏迷,大黄泻下,丢失液体,便有效血容量减少,体液重新分配,降低血压,抑制脑微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改善脑水肿。大黄苦寒,能抑制儿茶酚胺物质合成和释放,同时泻下积滞,减轻不良刺激,有助于机体缓和应激,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使脑组织耗氧减少,加强保护性抑制过程,促进病变修复。

13.牛黄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本品化痰开窍,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中风、惊风,癫痫所致的神昏,壮热,口噤,抽搐等症。常与犀角、朱砂、钩藤等配伍,与麝香等开窍药同用,效果尤著,如安官牛黄丸。

本品凉开,能抑制中枢病理性兴奋,牛磺酸能透过血脑屏障,是中枢抑制性递质。牛黄在镇静大脑皮层的同时,又能兴奋呼吸中枢。并有抗缺氧,保护脑组织,减少其损伤的作用。牛黄消炎作用很强,显著抑制急性炎症,治疗颅脑感染,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神志精神症状。古方三宝中均有牛黄,现代常用的牛黄降压丸,牛黄清心丸等也均以牛黄为主药。

本品也可以用于软坚散结,退黄利胆等。

14.紫草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本品解毒透疹,凉血活血,质滑入血分,善清血热,能清血分热毒。常用于麻疹或温热病发斑疹,因热毒炽盛而致斑疹不畅色紫暗等。同甘草为伍,煎水服,可减少麻疹发病率或减轻症状。用于疮疡,湿疹,阴痒及烧烫伤等多作外用。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解热降压、抗真菌。二、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促进外周循环,使毒素较快排泄。三、有明显的抗垂体促性腺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四、对绒癌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15.天花粉

天花粉,甘、微苦、寒,归脾胃经。本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功。

清肺胃之热又能生津止渴,天花粉实为佳品。治热病伤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胃热伤阴,烦渴,口干易饥,形体消瘦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抗菌。二、抗癌。三、降血糖。四、中期妊娠用之有引产的作用。

16.青黛

味咸、寒。入肝、胃经。具有滑热解毒、凉血散肿之效。《本草求真》:“青黛,泻肝胆、散郁火,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千金》蓝青丸用之,天行寒热头痛,瘟疫热毒,发斑、吐血调敷或汤服,皆取苦寒之性,以散风郁燥结之义。”本品由于性寒,配以牛黄、钩藤对防治乙型脑炎有效。《本草经疏》:青黛,解毒除热,古其所长,古方多有用之于诸血证,使非血分实热,而病生于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虚上炎,发为吐衄咯唾等症,用之非宜。

现代研究用乙醇从青黛中提出红色针状结晶—靛玉红,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皆有抑制作用。

17.夜明砂

味辛、寒,入肝经。具有清肝明目之效。用于肝热目赤、白清溢血、雀目、内外障翳及小儿疳积等症。夜明砂为肝经血分药,具有清肝热、散瘀血的功效,既可伍用桑白皮、黄苓、赤芍、丹皮、鲜生地、白茅根煎药服,亦可单味炒研末调服,效果尤佳。此外,本品还可以用于疳积及跌仆损伤、脑震伤瘀血作痛等症,取其散血、消积之功。

现代研究本品含尿素、尿酸、胆甾醇及少量维生素A类物质等。

18.犀角

味苦、酸、咸、寒。入心、肝、胃经。本品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温病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其性寒、能清心热而定惊、治疗脑血管病变及小儿乙脑,常和黄连、黄芩、山栀、牛黄、冰片、麝香伍用,对血热伤络,迫血妄行的吐衄、发斑均有良好作用。本品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醒脑;配生地、赤芍、牡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则凉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则清心解毒;配石膏、知母、玄参则凉血清脑。

现代药理证明,本品具有强心、扩张血管、降压及促进及降低血液白细胞数作用。

19.白薇

味苦、咸、寒,入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功效。本品是一味清血热的药物,常以银柴胡、地骨皮、青蒿伍用治疗阴虚内热,多眠、郁冒血厥、妇人寒官不孕诸疾。本品还有益精安中除热益阴之效。临床常用于因生虚生风、阴血亏少、虚热内扰、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及脑肿瘤后遗证,如白薇汤。《全生指迷方》。陶隐居称本品治惊邪风狂、则邪热去而阴精充,斯正气自旺,亦实有其理,非荒诞之空言可比;白薇之寒凉,既不嫌其伤津,又不偏于浊腻,诚清热队中不可多得之品。

现代研究报道:本品含有白薇油具有强心甙反应。

20.黄连

味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为治痢止呕的要药。临床上配以黄芩、山栀等,则泻火而解热毒;配以大黄、黄芩,则泻火而止吐衄,且可治目赤口疮,配木香,则清热止痢而除腹痛;配竹茹,则清胃热而止呕吐;配吴茱萸,则和肝胃而治胃痛泛酸;配开花粉、知母、生地,则清胃火而治消渴;配朱砂,则泻心火而安神。本品还用于高热、口渴烦躁、甚至神错谵语、心火亢盛、失眠、心烦、血热妄行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黄连广泛用于临床,对一切感染性细菌性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同时用于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和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时可收到双重效果。其药理作用抗微生物及抗原虫,对循环系统以及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1.生栀子

性味苦、寒。入心、肺、胃经、三焦经。本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对发热、胸闷、心烦等证,可伍用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配以黄连可除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伍以茵陈可用以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诸疾。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痛等症。本品具有表里双行,能起双解作用。由于苦寒泄降,又能泻三焦火,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均是它的特长。

现在药理报道,栀子有利胆和降压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栀子水浸剂在试感内能抑制多种皮肤癣菌。

22.熊胆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痉,明目之功。常用于肝热炽盛,热极生风所致的惊风、癫痫,抽搐等证。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有镇静,解痉,抗惊厥作用。

六、安神镇静宁脑类

1.柏子仁

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柏子仁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临证常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仲等症。本品味甘,质润、善补心安神并与酸枣仁相须为用,以加强安神之功。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健忘遗泄,以柏子仁、枸杞子、麦门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甘草,常服宁心定志益脑,补肾滋阴养血。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有大量脂肪油及小量挥发油、皂甙。故有润肠作用。

2.酸仁

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心、肝经。其功效为养心安神、敛汗,用于失眠、惊悸多梦等症。本品甘酸益阴、养心阴而宁心神。为滋养安神补脑之佳品。若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怔忡等症,常配党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等,每获良效。若心肾不足、阴亏血少,配与生地、玄参、丹参、柏子仁等养心滋肾药同用,增强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健脑安神。

现代药理研究:一、有镇静催眠作用。二、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同时还能推迟因烧伤性休克的发生和延长时间。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3.夜交藤

夜交藤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肝经。其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用于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贫血、周身酸痛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夜交藤主要成分茎含蒽醌类、大黄素、大黄酚与大黄素甲醚。

《本草正义》夜交藤、濒湖止称茎叶治风疮疥癣,作浴汤甚效,今以治夜少安寐,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然不寐之源、亦非一端,苟不知从病源上着想,而惟以此为普通用品,则亦无效。但止堪供佐使之助,因是调和阴阳者,故有利无害。

4.合欢花

合欢花性味甘、平。归心、脾等经。其功效为舒郁、理气、安神、通络。治疗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及跌打损伤疼痛等证。能养血填脑、清心明目、合心志、开胃理气、清风解郁、治心虚失眠。

5.茯神

茯神性味甘淡、平。心、脾二经。其主要功效宁心、安神、利水。治疗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茯神一药,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其药理作用;经动物试验证实,以茯神煎剂5克/kg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静指数为3:11。

6.百合

百合性味甘,微寒,归肺、心经。其主要功效为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益脑定志。

百合用于烦惊悸证,本品甘微寒,既能润肺清心,又能补虚安神,常与鲜地黄汁等同用,治疗热病后或情志不遂所致心烦不宁,神思恍惚等症。若为误汗所致,证见心烦,口燥者、可与知母同用;经误吐所致,证见心烦不安,胃中不和者可与鸡子黄同用。取本品清心补建安神之功,又可与养心安神的酸仁、远志同用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百合含有微量秋水仙碱。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哮喘,外用有止血作用。

7.灵芝草

灵芝草性味甘、微寒。归肺、心经。其主要功效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本经》:“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治神经衰弱等慢性疾患。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含有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对肝脏的保护和对各种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

8.紫石英

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镇心、安神、降逆气、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虚寒不孕之证。

紫石英,性属阳而本热,虚则阳气衰而寒邪得以乘之,或为上气咳逆,或为气结寒热,心腹痛,此药温能除寒,甘能补中,中气足,充于脑,诸证无不瘳矣,惊悸属心虚,得镇坠之力,而心气有以镇摄、即重以去怯之义也。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氟化钙,氧化铁和稀土元素,故有镇心填脑之效。

9.紫贝齿

紫贝齿性味咸、平。归肝经。其主要功效为清肝、明目、安神。临证用于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具六类潜阳作用,又能安神,常配伍白芍、龟板、菊花、牛膝等以滋阴潜阳。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有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45%,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煅烧后,产生氧化钙等。

10.远志

远志,辛、苦、微温,归心,肺经。本品宁心安神定志,祛痰开窍消痛。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以及痰阻心窍之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等证,多与石菖蒲配伍使用。《药品化义》曰:“凡痰涎沃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惯神呆,语言蹇涩,为睡眠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此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魄自宁也。”

本品可激活大脑功能,改善高级端脑的整合能力,促进脑能量代谢。现代临床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脑缺氧和慢性脑功能障碍、痴呆、休克、老年性精神衰退综合证、儿童大脑发育不全,对正常人记忆力和工作效率也有提高。正如《本经》曰:“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11.磁石

磁石性味辛、咸、寒。为肝、心、肾经。其主要功效为潜阳安神,健脑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本品质重、性寒,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镇静安神,故用于烦躁不宁、心悸、失眼,头昏头痛及癫痫等症。与朱砂同用,可增强镇潜安神作用,配以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并可加强清化热痰、醒脑定惊作用。对于肝肾阴虚之证,配与熟地、山萸肉、五味子,治疗肝肾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充于脑所表现的耳鸣、耳聋、目暗昏花都具有益肾填精养脑之功。

12.琥珀

琥珀性平,味甘,归心、肝、膀胱经。具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之功,本品质重清淡,入心肝而安神志定魂魄,常用于惊风、癫痫、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脑神不宁诸证。又以其活血化瘀之功而常用于症瘕疼痛,血滞经闭及外伤瘀肿疼痛。此外取其利尿通淋,散瘀止血之效,亦常用于小便不利、癃闭,及砂、石、热淋,尤宜于血淋。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树脂、挥发油、松香酸、琥珀酸等成分。有镇静、安神、利水通淋,活血祛瘀的作用。

13.朱砂

朱砂,味寒。入心经。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本品秉寒、降之性为一体,可治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神志疾患。多与黄连、甘草等相配伍,亦可和当归、生地等补血养心之品及柏枣仁等养血安神之品合用,以增强安神效力。《神农本草经》把朱砂列为上品,曰:“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现代研究亦认为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本品含硫化汞(HgS)一般不入煎剂、忌火煅。

七、疏风湿定痉通脑类

1.葱白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本品有发汗解毒,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功。

能发汗解表散寒,通达上下阳气,葱白是为所长,如《伤寒论》的白通汤。《医林改错》治瘀阻头面,症见头痛眩晕的通窍活血汤是其例。单用炒热,外熨脐腹,亦有通阳之效,可治寒凝气阻,腹部冷痛,或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通等。外敷解毒散结,可治疮痈之毒。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解热、二、抑真菌。三、健胃。四、利尿。

2.藿香

藿香,辛、温,归脾胃、肺经。本品有发表解暑,化湿开胃,理气止呕之功。

藿香辛香,性微温而不燥热,实,性味平和之化浊佳品。常用治暑湿感冒,内伤生冷,或湿温初起等证之寒热头痛,胸闷,痞满吐泻等症。乙脑属于湿热者,常与佩兰、银花、连翘、菖蒲、郁金、薄荷为伍。夏月伤暑之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者,常与佩兰、薄荷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对胃肠神经有镇静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二、收敛止泻。三、扩张毛细血管,四、致病性的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佩兰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本品有发表解暑,化湿开胃,理气止呕之功。

本品配黄连,能醒脾开胃化暑湿,清热燥湿祛浊腻,治胸闷不舒,食欲不佳、口苦苔腻。配滑石、荷叶,能清热祛暑湿,健脾胃,治夏令中暑,头重胸闷,又名“头草”,对湿浊上蒙于脑,是首选药物。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4.荊芥

荊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荊芥有发汗解表、散瘀止血之功。归肝经、,因足厥阴肝经经脉会于巅顶,故其性可达脑中。因具芳香辛散,故有散清窍之风热,祛散巅顶之风寒,清利头目的主要药物之一。用治头目诸疾,如《东医宝鉴》荊黄汤(大黄、荊芥穗、防风)治风热眩晕。《眼科龙木论》治头目诸疾,血痨,风气头痛,头目昡晕,荊芥穗单味为末服。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能使汗腺分泌旺盛。二、有解除痉的作用。三、荆

芥炭可使出血,凝血时间缩短。

5.防风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肺、肝,牌经。防风有发表散风,胜湿解痉之功。因入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故本品上行于头。

疗风湿无分内外,驱风邪不论久新,防风为常用之药。如清空膏(川芎、防风、柴胡、黄连、羌活、炙甘草,黄芩),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风湿热上损目,及脑痛不止者。治肝经风邪,以致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月经不止,如如《济阳纲目》防风丸(防风为末),每服38,白酒调服。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对多种痢疾杆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二、能解除血管痉孪性疼痛。

6.桂枝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桂枝有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之功用,入膀胱经,故本品上入于头。

桂枝散寒解表,治风寒头痛,汗出,恶风等,如桂枝汤,温通经脉。用治厥阴风寒脑风之脑中冷痛,如《伤寒论》中当四逆汤。用治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痰饮,常与利水、化湿的药物配伍,如茯苓,白术等,方如苓桂术甘汤。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二、抗菌、抗病毒作用。三、解热镇痛及健胃、解痉、强心、抗惊厥和抗过敏的作用。

7.薄荷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透疹之功效。性轻扬升浮,芳香走窜,故有清醒头目、利清窍之功。如配川芎,能清热祛风止痛,活血泄热通经,用治风热窜走头痛,肝阳上亢头晕。配生甘草、滑石治夏季伤暑头昏,发热,小便短赤等,方名鸡苏散。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兴奋作用、二、有发汗解热作用。三、有清凉、止痛止痒的作用。

8.独活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本品有祛风胜湿止痛,散寒解表之功效。入肾、膀胱经,故独活上行于脑。

独活辛散苦燥,故善祛风湿、散寒止痛,入肾、膀胱经,疗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冷痹无力的独活寄生汤是其例。上行于头,用治风寒夹湿所致的头痛如裹、昏沉而胀痛者,方如羌活胜湿汤。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抗关节炎,镇静、镇痛及催眠作用。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兴奋中枢而使呼吸加快。

9.羌活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发热等证,多与防风,白芷,细辛等相伍。也可治风邪郁阻经络所致的口眼?斜,半身麻木,偏瘫不用等证。《药性论》曰;“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系足不遂,口面?斜,遍身痿痹血癞。”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改善脑血管反应性,增加脑供血,抑制脑充血,调整脑血液循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或血管性头痛及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头痛、头晕、眼花、偏瘫等症。

10.木瓜

味酸、性温。入肝、脾经。主要功用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脚气浮肿、湿痹滕

痛,腰膝无力之症。木瓜功能祛湿舒筋而活络。对治疗脑萎缩而引起的脚膝痿软、肢体挛急后遗症疗效尤著,对暑热症所引起的头晕、昏闷吐泻配以藿香、川朴、半夏、紫苏均可取效。临床上对洽疗风湿痹痛时,不论寒湿、湿热,都可应用,对腰脊劳损配以续断、杜仲之类。

现代研究报道:本品含有皂甙、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抗坏血酸及黄酮甙等。药理试验木瓜煎剂对小白鼠蛋白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

11.秦艽

秦艽,性微寒,味苦、辛,归胃、肝、胆经。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本品苦泄辛散,但性平和,能散风而除湿,舒筋通络,尤专于下肢关节热痛,且兼利小便,导湿热外出,常用于风湿痹痛,周身或关节拘挛,或手足不遂等证。秦艽又能清虚热,可用于骨蒸劳热、小儿疳积等证。此外,尚具利湿除黄之功,可治湿热黄疸,二便不利等证。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还含糖类及挥发油。秦艽碱甲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消炎作用。本品能通过对神经系统间接刺激脑垂体,使肾上腺机能亢进,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一定的抗组织胺和抗休克的作用。实验证明,本品尚有镇静、镇痛、退热及降压、利尿作用,且有较广普的抑菌作用。

12.防己

防己性寒,味苦、辛。归膀胱、肾、脾经。具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之功。因其苦辛而寒凉,善祛风除湿,通经络,止痛,又能利水消肿,泻下焦血分湿热,常用治水肿、腹水,脚气浮肿等水湿病。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有镇痛、抗炎、抗过敏、降压作用。在体内汉防己、木防已都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木防己治各种神经痛、结核病胸痛、肋间神经痛等均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13.石榈叶

石楠叶系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石楠之叶,性温味辛,归肾经。具祛风寒、强腰膝、衤虚治咳之功,常用于风寒湿痹,腰膝无力,以及咳嗽、气喘等证。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氰甙。有镇痛,解热,利尿作用。

14.豨莶草

豨莶草,辛、苦、寒,归肝肾经。本品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

豨莶草性味苦寒,善化湿热,故能通经络利筋骨,多用于治疗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中风手足不遂等。本品经蒸制后,其性转温,于祛风湿之中,寓有补肝益肾之效,用于风湿痹痛而兼腰膝酸软者。此外,应用本品治高血压,有降压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降血压。二、治疗疟疾。三、治疗尿酸性痛风。

15.威灵仙

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具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梗咽等功效,本品辛散而善走,窜十二经,通经络而又祛风湿,止痛之力尤强。常用于治风寒湿之痹痛,关节拘挛掣痛,游走窜痛或重着者,尤以下肢者效著。以其软坚下骨之功亦常用于诸骨梗咽之证。此外,本品还能除积聚、消痰水而用于胸膈停痰、宿饮、喘咳呕逆,以及噎膈、痞积诸证。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白头翁素及白头翁醇、皂甙、生物碱、谷甾醇等成分,性烈有毒。本品具溶解尿酸、利尿、镇痛及解热作用,可用于痛风,肢关节肿胀;且有降血糖作用。其浓煎剂使平滑肌兴奋性增强,由节律收缩变为蠕动,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16.狗脊

狗脊又称金毛狗脊,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之功。常用于肝肾亏虚,兼有风寒湿邪所致的腰脊强痛,俯仰不利,筋骨无力以及妇女白带过多,小便失禁等证。此外,狗脊根上的金色茸毛可贴金疮折损,有止血生肌之效。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锦马素、淀粉、輮质及色素等成份,有抗风湿、止痛、止血的作用。

17.葛根

葛根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功能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本品入阳明而善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故常用于外感风热之头痛、无汗、项背强痛。以及热病烦渴和消渴证之口渴多饮等症。对麻疹初起之发热、恶寒、疹出不畅者,亦常用之。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黄酮甙、淀粉及少量挥发油。能解热和降低血糖,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项痛有较好的疗效。葛根又可扩张脑和冠状动脉血管,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反应有保护作用。近年常用于脑、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18.丝瓜络

味甘、平。入肺、胃、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清热化痰之功。本品配以桑枝,治疗筋骨酸痛;配以瓜蒌皮,治疗胸胁疼痛;配以蒲公英,治疗乳痈仲痛之症。近年研究表明对治疗老年性痴呆、小儿麻痹症及乙型脑炎后遗症均有明显疗效。

本品含木聚糖、甘露醇糖、半乳糖聚糖、具有降压及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

19.青风藤

味辛、苦、温。入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通利经络、利尿解毒之功、本品配合防己治疗由风湿引起的头胀如裹、腰膝酸痛之症均有疗效;配以当归、白芍、桂枝、桑枝对脑中风半身不遂、舌即难言、口吐涎、脉络空虚之症有活血通络、祛风益脑之效。

现代研究报道:本品含青藤碱、阝——谷甾醇等成分、有镇痛、镇静安神、抗炎、降压,兴奋胃肠平骨肌等作用。

20.细辛

细辛,辛、温,归肺,肾经。本品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下气祛痰。因芳香气浓,性普走窜,治疗风寒入脑之偏正头痛、脑漏头痛,多与川芎、白芷、辛荑等药配伍。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有较强的麻醉镇痛作用,除头痛外,它如牙痛风湿痹痛,慢性腰背痛,心纹痛,胃肠绞痛,痛经,各种神经痛均可应用。细辛醇提取液动脉注射,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组织供氧和营养物质增加,有纠正脑细胞代谢低下作用。

21.五加皮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髓,祛风湿之功。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髓亏损之腰膝酸软,行走无力,头晕目眩,智力低下,老年痴呆及小儿五软,五迟等证。《别录》曰:“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贏,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现代研究认为本品能增强机体蛋白南合成代谢,强壮神经系统,治疗肌肉,关节,骨骼的退行性病变。李时珍说:“宁要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盛五加皮的强壮作用,本品能增强机体特异性抗病能力,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性腺功能,改善代谢,使人精力旺盛,耳聪目明,步履矫健,脑健智增,延缓衰老,精髓充旺。

22.白芷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解表,消肿止痛,燥湿排脓之功。常用于治疗感昌头痛,鼻渊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阳明头痛等多种偏正头痛。本品辛温,辛能散郁疏通,温能祛寒壮阳,故对寒性头痛效果尤甚。多与防风,羌活,川芳等配伍。

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可抑制痛觉中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麻痹末梢神经,抑制致痛物质释放,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有人试用白芷30g治腰麻,头痛疗效显著。本品芳香开窍,可使呼吸增强,血压上升,改善血液循环、亦用于治疗亡阴亡阳之昏迷。本品属风药,善走四肢,搜风通络;能兴奋脊髓提高肌张力,配合补气血益肝肾药及活血化瘀之品可治痿证:瘫痪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23辛夷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本品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

辛夷秉辛温之气而祛风寒,能上行头面而善通鼻窍。故用于外感风寒之头痛,鼻塞,尤为鼻渊证的头痛,鼻塞,香臭不闻,常流浊涕等证。

现代药理研本品作用有:一、局部收敛,刺激和麻醉。二、降血压。三、兴奋子宫平滑

肌。四、抑菌。

24.苍耳子

苍耳子,辛、苦、有小毒,归肺经。本品有通鼻窍,祛风湿,散结止痛之效。

苍耳子味辛入肺经,肺开窍于鼻,常用治鼻渊头痛、能祛风止痒散结,故用于各种癣、疥。痒疹或麻疹、及瘰疠肿块等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常与威灵仙配伍。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解热镇痛。二、抑菌消炎。

25.地龙

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功能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地龙为虫类息风药,性善窜通,能引药直入病所,咸寒而降泄,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清热,故常用于壮热惊痫、抽搐等证。近年有以鲜蚯蚓洗净加白糖化水服,治神经分裂症,属于狂热证者。又常取其清热利尿之功,以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癃闭不通等证;又以其气寒而清热,通利经络之用,以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若适当配伍,亦可用治寒湿痹证。对风热阻肺,痰鸣作喘亦常用之,取其良好之平喘作用。

现代研究提示,参环毛蚓含蚯蚓解热碱,有退热作用。蚯蚓具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并能扩张支气管及降低血压。

26.蝉蜕

蝉蜕别名蝉衣、蝉退,性寒,味甘。归肺、肝经。具硫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整之功。本品其气清虚,能疏散风热,宣通肺气,清利头目,故可用于外感风热及温初期之头痛、发热等证。治疗脑病常用以凉肝而息风、定惊止痉治小儿惊风、夜啼及破伤的你。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主要含甲壳质,有解热镇静、解痉作用,并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

27.蛇蜕

蛇蜕性平、味甘咸。具祛风、定惊、止痒、退翳之功。常用于小儿惊风、皮肤搔痒、目翳诸症。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骨胶原,有祛风解毒、退翳的作用。

八、化痰软坚散结醒脑类

1、竹茹

竹茹,甘、微寒,归肺、胃、胆经。本品有清热化痰,止呕之功。

竹茹清热化痰以除心烦,可用于中风痰火内扰,心烦不安者,多与活血祛风,豁痰开客药配伍,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致虚烦不眠。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石菖蒲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本品开窍醒神,化浊辟秽。因辛香能化浊开窍,苦能燥湿,对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迷者尤为适宜。临床常用于治疗湿温病证而见发热,神志糊或昏迷,烦躁,气粗者。上述症状多是脑膜或脑实质受炎症刺激引起,如:“流脑”“乙脑”均可见到。

实验研究证明,石菖蒲的水,醇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具有安定,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故现代常用于治疗烦躁型精神分裂症及癫痫大发作。本品还具有健脑益智,聪耳明目的作用。治疗神经衰弱,能显著改善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耳聋两目昏花,全身乏力等症。

含0.5%石菖蒲挥发油的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昏迷,肌肉或静脉注射,能迅速消除意识脑障碍和精神症状。本品用途广泛,《本草从新》说:“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

3.川贝母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本品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

川贝母清热化痰,用于中风痰蒙清窍,常与竹茹、天竺黄等同用;清热散结,用治胸胁胀满,乳痈疼痛,常与瓜蒌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一、降血压。二、兴奋子宫。

4.天竺黄

天竺黄,甘、寒、归心、肝、胆经。本品有清热化痰,驱风热,走惊痫之功。

本品为甘露之品,虽寒而不伤正,攻专清化热痰而利心窍,故常用治痰热惊厥,中风痰壅失音不语或语言蹇涩等证,用治小儿夜啼、惊痫天吊等,皆以其清热化痰而又镇惊之效,天竺黄用于清热化痰,常与僵蚕、黄连同用;驱风热、定惊痫,常与钩藤、牛黄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清热、镇静、祛痰的作用。

5.竹沥

竹沥,甘、苦、寒,归肺、大肠、心、胃经。本品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之功。

竹沥甘寒,性极滑利,能清热利窍遂痰醒脑。常用于痰热蒙酸清窍诸证,如中风痰迷清窍,中暑或热病高热惊厥,神昏不语,惊癫痫狂等,且单服即效,实为化痰专品。本品尚能治痰窜四肢皮里膜外,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肢体麻术等。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清热化痰作用。

6.半夏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本品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

半夏辛开,温散,凡人体气机不利,致痰湿为患,胶结粘稠,流注经络,蒙闭清窍等,本品上其主药,诸如治胆虚惊悸不眠的温胆汤,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塞,每于活血通络祛风中加入半夏等祛痰之药,则疗效更佳。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作用有:能抑制呕吐中枢,有止呕作用。二、有镇咳作用。

7.僵蚕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经。具有息风定痉。祛风止痛,解毒解散结之功。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多与天麻、全蝎、胆星等相配伍。若慢惊抽搐,则当与党参,白术,大麻相配中风后遗症,口眼?斜又应与全蝎,白附子相合。

现代研究证明,本品镇静抗厥作角较好,能降低低级中枢脊髓强烈的兴奋性,并因本品含蛋白质,分解生成多肽及氨酸,参与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活动调整。并可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神昏发斑,其疏风散热化斑之功,在于本品抑菌抗毒,解热之功,僵蚕还善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不但能镇静皮层,而且能有效地抑制脊髓光奋。

本品尚可用于风热与肝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等证及瘰疠痰咳,疗肿丹毒,风疹搔痒之类。

8.天南星

味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本品能祛经络之风痰而解除痉挛、故可用于风痰壅盛所致的眩晕、癫痫等症与风痰阻于经络所致的口眼?斜、手足麻痹、拘挛,以及破伤风口噤强直等症。在临床上治风痰头晕、目眩、呕逆、胸闷少食等症,常与半夏、天麻、生姜等配伍;治风痰雍盛、呕吐涎沫、口眼?斜等症,常与半夏、白附子、川乌等配伍;治破伤风,常与白附子、天麻、防风、白芷、羌活等同用。

现代药理报道:本品含有生物碱、皂甙、安息香酸等。能刺激胃粘膜、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有祛痰作用。本品还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9.制马钱子

马钱子别名番木鳖,性寒,味苦,有毒。归肝、脾经。具通络散结,消肿定痛之功。本品常用于痈疽或跌打损伤肿痛,以及风湿痹痛或拘挛麻木诸证,皆取其善通络散结、消肿定痛之效。近年亦有试用于多种癌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品含皂甙、齐墩果酸、甾醇、脂肪油、氨基酸等,具有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作用。

10.蜂房

蜂房又称露蜂房,性平,味甘,有毒,归肝、胃经。功能攻毒,杀虫,祛风。本品多用于痈疽,瘰疬,癣疮,牙疼以及恶疮、癌肿等证,可内服,亦可外用。又因具祛风之功,而可用于风湿痹痛、瘾疹瘙痒等证。此外,尚有兴阳益肾之功,用于老年阳萎、遗尿诸症。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蜂腊、树脂、钙、铁、蛋白质等成分。有显著的促凝血作用,动物试验表明可使心脏运动增强,并有轻度利尿作用。

11.阿魏

阿魏,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消积聚、痞块,杀虫之功。以其消散积聚痞块之效,可外用于治肿瘤,如阿魏散。过去有用之内服杀虫消积以治虫积、肉积、胸腹胀痛等症,但因其气味恶臭,内服难受,现己很少用之。

现代研究提示,本品含挥发油和树脂。

12.蟾酥

蟾酥,甘,辛,温,有毒,具有开窍,醒脑,辟秽、解毒,止痛之功。是外科常用药,内服外用对洽疗痈疽疗疮,咽喉肿痛,齲齿疼痛均有较好疗效。本品亦可用于醒脑,治疗夏伤暑湿,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的昏厥痧胀、腹痛吐泻。多与苍术,丁香,雄黄,朱砂相伍。《本草便读》曰:“蟾酥善开窍辟恶搜邪,惟诸闭证救急方中用之以开其闭。”

13.麝香

麝香辛,温,归心,脾,肝经。本品气味芳香,性善走窜,擅长启闭开窍,为开窍醒神治中医脑病之要药。《本草述》曰:“麝香之用,其要在能通诸窍。”临床常用于温病高热昏迷中风昏迷,惊痫等闭证。本品药性虽温,但临证之际配合清热药,即属凉开剂、如至宝丹系与犀角、牛黄等同用;配合祛寒药,即属温开剂:如苏合香丸系与苏合香,丁香同用。

麝香能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促进神志复苏,提高对界的感受性,改善机体应激能力。动物实验证明有强心作用,使血压上升,心博加强。H3标记麝香有效成分麝香酮(约占0.5~2%)发现能透过血脑屏障,大脑、延髓处分布最高、尚有保护脑细胞超微结构,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冠心病,心绞痛等,疗效颇佳,本品还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血管反应性,麝香酮治疗血管性头痛有效率80%。另外,本品还有活血散结,催产等作用。

14.苏合香

苏合香,味辛、温。归心、脾经。本品开窍醒脑,辟秽止痛。常用于治疗中风酸厥、卒然昏仆之寒闭证。多与麝香、丁香、安息香相伍。本品芳香开窍辟秽之功与麝香相似而其力稍逊。现代研究认为本品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对脑血管卒中有一定治疗作用。

15.龙脑冰片

龙脑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脑,清热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神志昏迷,抽搐痉厥诸证。多与麝香相配。本品气咪芳香。含脂溶性成分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用药之最难”的“空灵之所”,即脑组织。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可治急性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通过抑菌灭毒,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流变、镇惊抗惊厥,改善脑缺氧,抑制脑水中,缓解病情,促进神志恢复。

16.安息香

安息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其主要功效开窍醒脑、辟秽、行气血。治疗卒中暴厥、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痫、风痹腰痛。

现代药理研究:安息香酊为刺激性祛痰药置于热水中吸入其蒸气,则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增加其分泌;可用于支气管炎以促进痰液排出。它还可以外用作局部防腐剂。

17.穿山甲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之功。本品善于走窜,性专行散,通经活络,直达痛所,用于治疗风邪客中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所致的肢体拘禁,强直或半身麻木,偏瘫痿蹙等证。多与当归,川芎,羌活等配伍以搜风通络,活血化瘀。《本草从新》亦云:“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

现代研究认为本品能直接扩张外周血管,使血液供给增加,促进肢体病变修复。

摘自《实用中医脑病学》中国医院主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