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病例,我作为任务布置给科室的规陪、实习学生,让大家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1

下面是患者家属对就诊经历的描述。

16年,冬天,我妈,46岁。

那个时候她总对我说,脖子前方鼓个大包。刚开始没在意。后来越长越大。鼓到肉眼可见明显大小的时候,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甲状腺癌,需要做手术。并且要摘掉淋巴。摘掉淋巴意味着除了免疫系统变低外,还需要每天吃药。

我这辈子最讨厌癌这个字。

这个字让多少美满家庭离散。如今我妈却和这个字有关系。是我想不到,也是我不敢想的。

我想了很久,直接让我妈来北京,看病也好,手术也好。我只想让我妈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能有更好的治疗。然后,订票,启程到北京,这期间我用我妈身份证办的***。帮她在北京XXX医院挂号。当时只有普通号,没有专家号。

会诊的是一个年轻的大夫。看了我妈带的在老家拍的片子,直接告诉我们,最好回老家治疗。床位有限。很敷衍。排了一上午队,草草几分钟结束。

医院的公共休息座位上,买了二个面包,我俩一口也没吃。心情已经用言语表达不出来了。难过?无助?太多的情绪混杂在一起。我对我妈说,妈,没事。咱们再挂个专家号看看,等几天也行。

然后预约到三天后的专家号。这三天,我带我妈去了***,王府井,南锣鼓巷。很多美景,很多美食,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也不敢在我妈面前哭。只能强忍着。

三天后…我和我妈来到了专家号。清楚的记得,那个专家上了岁数,带了一个眼镜。看了我妈的片子后,建议在从新拍个片子再看一下。我们交钱,排队,照片子。等结果。

专家看了我妈的最新片子,问,你们老家是哪的啊?这片子拍的有误啊。只是甲状腺结节。但是现在还不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还需要化验,良性还好说,恶性的话就比较麻烦了。听到这个结果天知道我有多开心!!

最终结果是:良性!

只需要切除结节就可以,不需要摘除淋巴。最重要的是也没有癌症。写到这,我想高兴的我应该用什么话语表达呢?

然后一切就绪,但是被告知,没有床位,需要等待。具体什么时候也不确定,大概半个月左右,只能等电话通知。我妈就买票回老家了。回家准备准备。把该带的该拿的该用的都准备好。等接到电话随时出发。而且,除了每天工作外,就是随时盯着手机。不错过每一个来电。

终于在17天后,我接到XXX医院电话,告知有床位。我立马给我妈买机票来北京。然后交钱,办手续,顺利的入住。主治医生就是面诊我妈那个专家,那个专家对我说,大后天就休假了。一个月后才回来。

幸运的是我妈是这位专家最后一天值班的患者。也就是说,如果晚一天有床位,或者我们耽误了一天。都不会有这个专家帮我妈妈做手术。手术前一天,我给专家包了个红包,对他说,小小红包,不成敬意。希望手术顺利。专家拒绝了我的红包,他说,就算你不给我红包,我也会尽最大能力去做好手术...

最后的结果就是,手术非常成功。结节也成功的摘除。没有不良反应。淋巴也没有摘除,恢复的也非常好,从住院到出院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其实还是想多住几天,看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医院还是建议我们出院。把床位留个下一个更需要它的人。

回老家车是晚上开,中午我妈去前门吃了一碗炸酱面。下午她去了***,***有专门留影纪念的,她还花了50块钱。洗了7张照片。她用手机拍给我看。虽然冬天很冷,大风把她的丝巾吹的来回飘。但是从我妈的拍照姿势来看。那一刻她是最开心的...

Ps:

一开始我觉得我会恨老家给我妈误诊的那个人。也会恨敷衍了事那个年轻医生。但是并没有,我看了我妈已经恢复的非常好。我却没有多余得心思来恨他们。只想感谢那个专家。

现在我妈完全没有不适,只是脖子那里有一块小小手术的疤痕。不是很明显。我送了她一条项链。带上好看,也看不见疤痕,最主要得是她非常喜欢,因为医保是老家的,在北京用得来回转。所以没有走医保,都是自费。所有全下来一共花了不到3万。

别说3万。就说30万能治好我妈妈的病我都愿意。医院,医疗水平就是好。如果家里人医院看病。

最后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永远健康。

2

下面是学生的回复:

让学生讨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家属的不满。

学生的答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医院医疗水平不足,乱下诊断;

2.某些医生态度不好,没有替患者照想。

其实不满情绪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医生与患者看问题的角度问题不一样。

患者想要的是:对于一个包块,患者想知道是「这是什么?」

医生能给予的帮助只能是「怎么办」。因为这是远比「是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病例,三个当事医生:医院医生,医院年轻医生、医院专家,在「怎么办」的问题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手术。无论怎么猜,后续的处理都是一样的。

这样一个常规操作,也确实没有必要到北京去做的。医院擅长的是「屠龙之术」,简单的操作不一定做得就比其他地方更好。因此三个医生的处理意见都没有问题。

患者的不满则来源于几个医生对于「这是什么」的解释不一样。每个医生都有猜对、猜错的时候。如果这个病例切下来是个癌症,估计患者家属也不会有这篇文章的抱怨的,也许她还会觉得专家「名不副实」。

学生对于这个故事都没有抓到重点,因为都还没有实现普通人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还是按照患者的思路在思考问题,想的是「遇到更好的医生」,或者「成为更好的医生」。这样的想法很美好,却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以后学生在接诊这样的患者时,也可能面对这样的抱怨。

3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普通人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呢?

引导患者把重点转移到「怎么办」上来。比如对于这个病例,告知患者家属,无论怎么猜测,对后面的操作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要忌讳说「不知道」,毕竟手术之前确实无法明确「是什么」。

跟患者的交流一定要落实在门诊病历、出院证明、病情简介上面。

告诉患者,「医院咨询,但一定要把我的病历给其他医生看」。如果没有这些书面的东西,可能你就成了患者口中那种「业务不精,没有医德」的小医生。

写清楚作为管床医生,自己下一步准备做什么。而作为接诊医生,也要







































北京哪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